“卑职追踪女贼南下,直至固安,未寻得女贼踪影,却意外得知邪教的重大情报!”
崔应元低声向陈铭禀报,众人皆在水中,不便行礼,只微微欠身示意。
“什么情报?”
见崔应元神色诡秘,陈铭也收起笑容,严肃以对,表示重视。
“邪教妖孽正图谋大事!他们与鞑子有所勾结!”
崔应元一字一顿,低声说道。
“可有确证?”
“卑职亲眼目睹,在固安城的兴隆栈,邪教妖孽与伪装成商人的鞑子会面。”
“可惜卑职担心暴露行踪,不敢靠近查探,只隐约听见他们提及进京……”
“崔兄谨慎是好事,邪教妖孽与鞑子就像老韩的脚气,不找出对策是无法根除的!”
“所以我们不必急躁,先休息一会儿,合计对策,再做打算。”陈铭沉思片刻后说。
话毕,众人不再谈论公务,清空思绪,好好休憩一番。
一个多时辰后,离开“清泉浴馆”,陈铭并未慌张,带崔应元去了“万福楼”。
“百户大人,我们应该尽快前往固安!”
崔应元有些焦虑地提议。
“老崔,你觉得现在去固安,那些邪教妖孽和鞑子会愚蠢到还在那里等着我们吗?”陈铭端着酒杯,悠悠地说。
闻言,崔应元倒吸一口冷气,随即端起酒杯,恭敬地说:“卑职考虑不周,还请百户指示!”
“大家都是兄弟,不用这么气。我看固安的邪教问题就交给当地官府吧,我们不能越权……”
“至于鞑子的探子肯定会来京城,我们只能静观其变,崔兄不是也听见他们说要来京城了吗?”
陈铭抿了口酒杯中的黄酒,意味深长地说。
“万一他们不来呢?”
“这里是京城,从边关远道而来,这么好的机会,鞑子会放过?”陈铭笑着说。
闻言,众人纷纷点头称赞,连忙举杯,敬佩百户老爷的英明决策。
次日下午,崇文门外。
“外地商人来京城,这里是必经之路,按行程他们还需要些时日,我们就在此等候吧。”
装扮成士兵的陈铭对同样乔装的崔应元说。
韩忠和郑焕已提前让他们返回百户所,这里有正规军协助,无需再额外派人。
人多并非总是好事。
不过陈铭有些不适,身上的鸳鸯战袄许久未洗,不时散发出的异味让他颇感尴尬。
“那个鞑子的相貌我记住了,只要再见,必定认得出。”崔应元在一旁的话语,暂时转移了陈铭对战袄的注意力。
“那就耐心等待吧。”
“百户……呃,不对,铭兄怎么断定鞑子进城必定走崇文门?”
“老崔,你不是说鞑子装扮成商人了吗?他们当然会走崇文门啊!”
“对,我这脑袋。”崔应元恍然大悟,连连点头。
何故?
只因京师九门中,唯有崇文门是商贾必经之路,进京必由此门,因为此处征收关税。
走其他门?
此乃大明,非后世,行经何门皆有定规。
这也是陈铭二人在此守候的原因。
况且,即便去固安,成功的机会也可能不如在此地。
再说,这并非朝廷正式委派的任务,能否抓到鞑子,尚是未知数。
申时已至,烈日当空,他们盯着络绎不绝的商贾进入城门,却连根毛都没捞到。
“铭兄,这样傻站着,实在憋屈,都快一天半了,鞑子不会不来吧?”
崔应元有些焦虑地说道。
“老崔,冷静点,我知道你看着那些守门的搜刮心里痒痒,这就是命运不公,我们先干正事,来日方长。”
陈铭反过来安慰崔应元。
崔应元眼红也是情有可原,全天下的商贾、货物进京都要过崇文门,怎能不让人心动?
正思绪纷飞之际,远方来了一队商人。
“各位军爷安好,我们是山西范家商行的,运了些土特产进京。”
领头的商人微胖,头戴六合一统帽,向城门的小旗官拱手赔笑。
“少啰嗦,出示路引、货单,让兄弟们查验。”小旗官郑金田傲慢地说。
“是,小民明白。”
商人笑着从怀里掏出早已准备好的路引、货单,还有几块碎银,递给郑小旗。
这位郑小旗正是左安门守卫郑玉田的亲哥哥。
“还算你识相。”
郑小旗面无表情地接过,眼神却柔和了许多。
“那个,贾六,过来,给爷瞧瞧……这些字真难认。”
郑小旗说着,顺手把碎银揣进口袋,把货单和路引交给旁边的士兵辨认。
与此同时,其他士兵开始检查货物,贾六则让商行的伙计和车夫逐一出示路引,逐一核对。
“那
第60章 究竟多肆无忌惮(1/2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